从初次咨询到及后护理的牙科护理旅程导航
2025-03-17
2024-11-10
在牙科修复领域,全瓷氧化锆以其优异的美学效果和生物相容性而受到青睐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将深入探讨全瓷氧化锆牙预备的关键技术点,并为您提供全面的操作指南。
i. 咬合面准备
全冠修复所用传统全瓷材料的咬合厚度一般为1.5-2.0毫米,而氧化锆的强度可达800兆帕以上,明显超过传统全瓷材料,其断裂韧性也高很多。更高,达到5-10 mpa-m½。研究表明,普通全氧化锆冠修复体至少需要0.5毫米的修复体空间,在夜间磨削或基台变色等特殊情况下,应适当增加牙体预备量。因此,普通全氧化锆冠的推荐预备量为0.5-1.0mm,并且发现根尖倾角为30°的解剖型预备体明显优于半解剖型(根尖倾角为15-30°)以及在边缘和内部配合方面的非解剖准备(顶端倾斜度为 0°)。因此,对于咬合面来说,解剖学准备是首选。
二.轴向牙预备
总咬合收敛度(toc)是轴向牙列预备中的一个重要参数,随着toc的降低,固位力可以得到提高。但由于制备的技术敏感性较高,实际中很难达到2-5°的toc值,而且还可能增加粘结牙骨质的静水压,从而影响多余牙骨质的溢出。因此,建议将 toc 保持在 10-22° 范围内,确切的 toc 值应取决于基台类型。例如,对于下颌第一磨牙,一般建议将toc设置为近远中方向24°,颊舌方向22°。全锆冠轴壁厚度对断裂强度影响不大,建议全锆冠轴壁厚度至少0.5mm。
三.边缘设计
传统全陶瓷材料制成的瓷边比金属边稍弱,并且更难加工成边形边。在临床实践中,全瓷冠通常制成有凹槽边缘或肩部的。如今,随着氧化锆陶瓷的使用和全瓷加工技术的提高,出现了具有锋利边缘的氧化锆冠。肩台具有更大的断裂负载能力,而边缘和凹槽边缘有助于保留更多的牙齿组织。凹槽边缘的断裂载荷与其深度相关,使用深凹槽边缘设计会增加材料厚度并导致内角变圆,从而产生更高的断裂载荷。与龈下边缘相比,齐平的牙龈边缘可提供卓越的自洁性、更少的牙龈刺激以及更准确的印模。因此,除基牙缺失至龈缘的情况外,建议优先采用齐龈缘设计。
四.超透明氧化锆牙体预备
超透明氧化锆的强度不如普通氧化锆,因此需要更仔细地设计牙冠厚度。即使厚度略有增加也可以显着提高强度,透明氧化锆牙冠建议的最小厚度为 0.8 毫米。对于正常颜色的基台,可选择 0.8 至 1.5 毫米的透明氧化锆。鉴于边缘较薄更容易断裂,透明氧化锆冠的边缘设计建议以凹槽边缘或内圆肩为基础,适当增加宽度。